【摘要】:目的 :为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关节滑膜液浸润的淋巴细胞介导自身免疫病的特性 ,分析了 2 2例RA患者滑膜液中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对II型胶原的反应频率及IL 10、IL 12的分泌格局。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滑膜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 ,并采用国际标准半有限稀释法分析了关节滑膜液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对II型胶原 (CII)的反应频率 ,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了滑膜液与外周血中IL 10与IL 12含量。结果 :滑膜液中的T淋巴细胞的表型分别为CD4 (39 6 %±10 5 % )和CD8细胞 (36 4 %± 16 4 % ) ,CD4 CD8细胞比值显著低于外周血 ,且同时表达CD16和CD5 6的活化NK细胞占15 5 %± 11 1%。T细胞受体谱取用表明仍以αβTCR为主 (6 9 6 %± 15 7% )。有意义的是 :滑膜液中的T细胞对CII的反应频率为 15 2× 10 – 6 ,远远高于外周血 (4 0× 10 – 6 )。IL 12含量为 (4 19 9± 89 2 )pg ml,IL 10含量为 (187 7± 34 5 )pg ml,与外周血中这 2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分别为IL 12 :(6 5 32± 34 2 )pg ml和IL 10 :(85± 12 7)pg ml〕比较 ,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具有表达特性的浸润T细胞介导了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的免疫损伤。
【作者】张冬青 李宁丽 王利 余奇文 沈佰华 臧敬五 冯国璋 许荣 倪立清
【作者单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基金】: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 ( 0 0XD14 0 2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 青年资助项目 (G3 5 4) 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 ( 0 12B14 0 3 2 )
【分类号】:R593.2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莉莉,李宁丽,张继英,余奇文,王利,沈佰华,聂红,柏俊,张冬青;可溶性TRAIL重组蛋白治疗CIA实验研究[J];现代免疫学;2004年02期
2 肖诚;吕诚;赵林华;贾红伟;查青林;闫小萍;王建明;张英泽;徐世杰;李梢;吕爱平;;活动期和稳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证候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探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3期
3 吕诚;赵林华;肖诚;贾红伟;查青林;闫小萍;王建明;张英泽;杨卫彬;Youwen Zhou;李梢;吕爱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探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年07期
4 沈佰华,王利,张继英,聂红,余奇文,陈广洁,程琳玲,柏峻,李宁丽,张冬青,冯国璋,戴号,夏青,胡冬仪,许荣,倪立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与病变部位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免疫学特征[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君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4v7的表达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小峰,艾脉兴,甘晓丹,史艳萍,宋琴芳,唐福林;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年05期
2 谢其冰,刘钢,王兰兰,彭晓东,杨南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及对关节侵蚀预测的价值[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年06期
3 顾昳丽,吕玲,陈宇明,徐麦玲,邹和建;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年01期
4 吕诚;赵林华;肖诚;贾红伟;查青林;闫小萍;王建明;张英泽;杨卫彬;Youwen Zhou;李梢;吕爱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探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年07期
5 盛正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现状及展望[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李东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环境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年02期
7 赵苍碧,黄玉东,李艳辉;从牛腱中提取胶原蛋白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侯建明,甄颜君,吴中秋,王林,武梅芳,刘淑君,王菊素;硅对动脉硬化家兔外周血白细胞凋亡及CD_(44)表达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2期
9 郭亭;关节软骨损伤与修复机制[J];临床骨科杂志;2003年04期
10 宋淑菊,马骥良;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遗传学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4年03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悦萍;欧阳健;侯亚义;;重组人可溶性TRAIL分子诱导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研究[J];现代免疫学;2006年03期
2 肖诚;赵林华;吕诚;查青林;闫小萍;王建明;张英泽;杨卫彬;李梢;赵红艳;吕爱平;;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阴性和阳性寒热证候患者外周血CD_4~+T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秋梅;强直性脊柱炎(大(?))证候研究及与血清黏附分子的相关性初步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周刚;外界环境与不同方药对CIA大鼠证候及T细胞亚型漂移影响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慧;RA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临床辨证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蒲晓英;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20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秀云;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赵宝利;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判别分析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llen R.Myers,罗明仪;关节炎的鉴别诊断——美国医学讲学团讲题之十二[J];重庆医学;1980年05期
2 郑邦和;眼前节手术中透明质酸钠的应用[J];国际眼科学纵览;1980年05期
3 Fudenderg HH;郭永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推论[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1年05期
4 徐建民;;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滑膜液铁蛋白[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1年07期
5 施桂英;肖玉兰;;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及滑膜液免疫复合物测定的临床意义[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6 姜世勃,陈泽洪,李文简;T淋巴细胞酯酶活性检测法的改进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免疫学;1983年04期
7 王恭宪;破坏住假痛风性腕关节病[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3年05期
8 张文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滑膜液对豚鼠皮肤的炎症活性[J];日本医学介绍;1983年02期
9 许以平;补体的生理、生物学作用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1984年01期
10 陈洪铎;关于某些皮肤病的新认识——16届国际皮肤科大会学术活动介绍之四[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沈佰华;李宁丽;张继英;余奇文;聂红;张冬青;冯国璋;戴号;胡军林;;CⅡ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沈佰华;王利;余奇文;张继英;柏峻;沈天伟;程琳琳;陈罗刚;李宁丽;张冬青;冯国璋;许荣;倪立清;;类风湿关节炎病灶中T细胞活化与克隆扩增[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继英;沈佰华;王利;余奇文;聂红;李宁丽;张冬青;冯国璋;许荣;倪立清;;CCR5和CXCR3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关联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王俊宏;潘世扬;金亚平;;肺癌、肺结核患者血清循环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韩捷;陈海燕;沈培辰;王维东;;类风湿关节炎CD4~+ CD25~+ T调节性细胞表达水平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杜芳;王利;盛慧明;张艳;王瑛;李宁丽;;GADD45β介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理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7 张文辉;陈丽玲;陈小鹤;沈权;叶波;周武;陶志华;;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的探讨[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韩捷;陈海燕;王维东;沈培辰;何东仪;;类风湿关节炎树突状细胞水平及其与T辅助细胞亚群的关联[A];第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颖;吴华香;宋作珪;;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与关节滑膜液IL-8、IP-10以及RANTES水平的变化及意义[A];浙江医学会2007年风湿病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李容;;REITER综合征1例[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陶春祥;四环素类药抗风湿新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1年
2 梦霞;预防痛风发作用药注意事项[N];大众卫生报;2005年
3 济南第五人民医院 张洪军;如何用药物预防痛风发作[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杨慎峭 刘旭光 余曙光;艾灸治疗关节炎机制与细胞因子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北京联合大学医院 杨月新;补虚 祛湿 化瘀促滑膜炎恢复[N];健康报;2007年
6 李丽;小儿活动过度要防滑膜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何露;关节液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8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安居医院 姜杰;秋冬早用药 “老风湿”轻松度寒冬[N];健康报;2008年
9 常怡勇;合理用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曦;转录共抑制因子MINT对软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机理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郑秀存;针刺、电针和温针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软骨基质代谢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周琦石;骨炎定对一氧化氮抑制人类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合成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张伟;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相关蛋白DDR2的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刘巍;重组BMP7腺病毒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杨雅;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及WISP3突变型C20/A4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动力学及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田昕;瓜氨酸化Ⅱ型胶原及其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斌;不同分离方法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2 李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张琪;小柴胡汤对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4年
4 武猛;体内转染腺病毒载体Ad/CMV-hTGF-β1对兔椎间盘退变保护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5 杨慎峭;艾灸对实验性RA滑膜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蔡佩玲;人乳铁蛋白(hLF)cDNA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7 苏新;b-FGF、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8 陶德韬;髂嵴软骨移植修复唇裂鼻畸形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涛;MSCs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复合Ⅱ型胶原支架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王岩艳;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转载于: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MXZ200304015.htm
关于臧敬五
臧敬五博士 (英文名Jingwu Zang) 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大医学院),欧洲布鲁塞尔大学免疫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臧敬五博士是著名海归科学家,在欧洲和美国长期致力于免疫系统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免疫学及转化医学方面深有造诣,在《科学》、《自然-免疫》、《自然-医学》等国际顶级和知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124篇论文,38部综述及专著。2002年回国前,任美国贝勒医学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教授,美国贝勒多发性硬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执照临床医师。
臧敬五博士自2007年转入创新药物研发领域,曾担任GSK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创建了GSK中国研发中心,负责公司在神经免疫系统的全球新药研发。在发展高峰期,臧敬五负责约500人的全球研发团队,将早期实验室研发成果推进至临床一期及二期阶段,为中国,特别是上海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的创新药物研发人才。臧敬五之后担任先声药业首席科学官,创新药物百家汇总裁,集研发及投资项目于一体,又开拓了药物研发体制的创新。臧敬五集企业药物研发、管理经验及科研经验于一体,是国内少有的学者型企业家。臧敬五2015年创建了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创新力的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公司已在2017年完成1.5美元的融资,并建立了10多个创新生物药的管线,其中多个研发产品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First-in-Class” 或 “Best-in-Class” 创新药物。2018年公司将完成第二轮1.5亿美元融资,计划在2018年底实现香港上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