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敬五学术论文:病毒与多发性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跃华  季晓辉  张颖冬  秦莹  臧敬五

【摘要】:正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 性脱髓鞘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确。根据MS的流行病 学调查、地理学迹象、对多种病毒的异常免疫反应及相应的病 毒感染动物模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推测病毒因素可触发带 有易感基因的个体发生MS[1~5]。 1 病毒感染与MS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悦时;乔健;吕传真;;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Epstein-Barr病毒抗体检测的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泰淑红;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免疫学机制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宏梅,李光伟,贾艳君;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1年06期
2 郭沂涟,李义召,许继平,毕建忠;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40例[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胡学强,麦卫华,王敦敬;多发性硬化4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深义;17q11.2-12上CCL23基因多态性及EBV、HHV-6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谷良,林特夫;胸腺激素与免疫[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孙邦华,王维亚;免疫反应的基因控制(综述)[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3 ;用深度冷冻恢复老年人身上的T细胞[J];深冷技术;1981年06期
4 李绍康,沈瑞珍;用国产尼龙纤维分离小鼠T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鉴定[J];现代免疫学;1981年01期
5 谢少文;T细胞亚类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现代免疫学;1981年02期
6 李定国,陆汉明;抑制性T细胞和癌肿(文献综述)[J];现代免疫学;1981年02期
7 陶学煦,金秋法,龚涛,刘金炳;老年人的免疫能力[J];现代免疫学;1981年06期
8 吴厚生;人类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的特性和功能[J];现代免疫学;1981年06期
9 陆汉明,李定国,朱熊,徐文正,顾鹤定,朱炳法,吴万龄,洪金秧,王玫琦;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测定的初步研究[J];肿瘤;1981年02期
10 严庆汉;恶性淋巴瘤研究中的又一新概念——“免疫调节细胞肿瘤”[J];肿瘤;198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小平;TelemoE;HansonL.A;MagnussonJ;MagnussonO;AhlstedS;BengtssonU;;食物过敏性小肠粘膜嗜酸性粒细胞(EOS)、T细胞的浸润及活化——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初探[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潘耀谦;夏志平;高丰;冈田幸助;李金岭;;用McAb观察T细胞与牛流行性白血病发生的关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兽医病理学、第十次动物病理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焦永军;李祥瑞;魏晓锋;;鸡柔嫩艾美尔球虫(E.tenella)T细胞刺激性抗原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4 张灿;李在连;;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和T细胞的迁移[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梁婷;侯桂华;李璐娜;刘德宜;张超;;抗CD40L单抗(MR-1)对小鼠同种移植过程中T细胞的影响[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周强;程永静;周卫红;饶子和;吕厚山;栗占国;;HLA-DRβ1特异性非T细胞结合肽对T细胞激活及胶原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鲁琰;高晓明;;体外长期培养CD4~+CD25~+T细胞及功能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曾耀英;;T细胞行为与药物研究及开发[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杨庆永;廖元兴;王宗发;杨慧兰;;SLE患者T细胞TCR/CD3复合物介导的信号传导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李文新;傅晋翔;於葛华;孙静;刘琳;张学光;;再障患者T细胞FasL的检测及其促凋亡特性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海若;探明T细胞免疫机理[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记者 孟庆普 通讯员 周明新;日常生活所受辐射对人无害[N];健康报;2000年
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博士 黄晓军;“幸子”的希望之光[N];健康报;2000年
4 曲斌;HIV侵袭人体男女有别[N];健康报;2000年
5 张田勘;用基因手段战胜艾滋病[N];科学时报;2000年
6 科宇;手机充电别离身体太近[N];辽宁日报;2000年
7 记者 吴伟农;效果不错 新疗法治艾滋病[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一鹤;爱情,健康的良药[N];信息时报;2000年
9 熊德光;健康的源泉——真爱[N];云南政协报;2000年
10 新;艾滋病病毒利用B细胞扩散[N];医药经济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新安;重组卡介苗诱导T细胞免疫应答的分子、细胞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1999年
2 官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的检测、抗原纯化及表达水平的研究(附167例临床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3 姜荣龙;Th细胞极化群体及自然杀伤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4 段连宁;优势化Ⅱ型同种异体T细胞对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5 张万君;免疫效应分子的定量检测对移植肾急性排斥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6 许桂莲;超抗原SEA诱导T细胞失能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7 项莺松;新型趋化因子MIP-2γ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8 董光龙;一、大鼠小肠移植耐受中调节性T细胞作用及TLSF_(JM)免疫抑制作用的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刘希民;H-2半相合小鼠CD34~+细胞混合TK基因转染的TK~+T细胞移植模型中治疗GVHD及其GVL效应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10 马文学;跨膜型超抗原SEA融合蛋白的抗肿瘤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福;AML-M2a细胞诱导克隆性增殖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张继帅;一种新的人活化T细胞抗原p140的分布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张盛;小鼠来源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激活的T细胞抗白血病及肿瘤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4 张玉平;CML细胞和bcr/abl多肽诱导TCR Vβ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孙鹏;CD137分子在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T细胞上表达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6 王南;槲皮素对小鼠T细胞行为的药理学作用[D];暨南大学;2003年
7 徐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8 季旻珺;日本血吸虫感染免疫调节机理的探索:小鼠自然感染模型中CD4~+T细胞的应答特征及其相关分子机理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9 朴正浩;无特定抗原刺激大鼠乳腺免疫细胞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10 颜培宇;黄芪总黄酮对氢化考地松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本文转载于: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SJ20050100W.htm
关于臧敬五  

 臧敬五博士 (英文名Jingwu Zang) 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大医学院),欧洲布鲁塞尔大学免疫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臧敬五博士是著名海归科学家,在欧洲和美国长期致力于免疫系统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免疫学及转化医学方面深有造诣,在《科学》、《自然-免疫》、《自然-医学》等国际顶级和知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124篇论文,38部综述及专著。2002年回国前,任美国贝勒医学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教授,美国贝勒多发性硬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执照临床医师。

 臧敬五博士自2007年转入创新药物研发领域,曾担任GSK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创建了GSK中国研发中心,负责公司在神经免疫系统的全球新药研发。在发展高峰期,臧敬五负责约500人的全球研发团队,将早期实验室研发成果推进至临床一期及二期阶段,为中国,特别是上海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的创新药物研发人才。臧敬五之后担任先声药业首席科学官,创新药物百家汇总裁,集研发及投资项目于一体,又开拓了药物研发体制的创新。臧敬五集企业药物研发、管理经验及科研经验于一体,是国内少有的学者型企业家。臧敬五2015年创建了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创新力的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公司已在2017年完成1.5美元的融资,并建立了10多个创新生物药的管线,其中多个研发产品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First-in-Class” 或 “Best-in-Class” 创新药物。2018年公司将完成第二轮1.5亿美元融资,计划在2018年底实现香港上市计划。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